图片1图片2图片3
新闻动态
服务查询 Service query
线路查询
请选择您要查询的线路名称
站点查询
换乘查询
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艰苦创业路 拼搏公交人(1955~2015)

时间:2015-10-30 浏览次数:10199
 
文字【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淋浴着共和国的灿烂阳光,驾乘着公交优先发展的强劲东风,肩负着“交通动脉、城市窗口”的光荣使命,辽阳公交发展的车轮一直在奋力前行,已走过六十个春秋。六十载漫漫征程,辽阳公交人用艰苦奋斗、改革创新、开拓进取铺就一条发展之路;六十载光辉岁月,辽阳公交人用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追求卓越谱写一曲辉煌之歌。如今,科学现化化的管理使企业生机勃勃,四通八达的线网构成城市发展的大动脉,不断更新的车辆树立起古城清新环保的名片形象,品牌的服务为城市文明建设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成立初期(50年代)

(1955~1959)

1955年12月成立辽阳市公共汽车站,市政府投资14万元购进“捷克”产“斯克达”706R型柴油客车2辆,开辟由火车站至东京陵一条线路,全长10.1公里,年运送乘客1.54万人次,有职工10人。市政府投资9113元,建成汽车库一座,面积150平方米,简易停车场占地面积7813平方米,没有办公地点,场址设在辽阳市站前和平路22号。年末将线路延伸到庆阳俱乐部(唐户屯)。

1958年2月,改公共汽车站为公共汽车营业所。1959年2月辽阳市县合并,成立了辽阳市运输公司汽车队。这就是公司成立之初的基本概况。

历史变迁(60年代)

(1960~1969)

1962年市县分开,恢复了辽阳市公共汽车站; 1968年8月改公共汽车站为公共汽车公司;1969年10月与长途客运站合并为客运公司。公司先后开辟了由站前至峨嵋、东辽阳、下王家、省兽医科研所(后改为“四环路”)、段夹河(后因北门外地段路面毁坏停运)等5条营运线路。营运客车12辆,总长51公里,总行程69.8万公里,年运客量达339.5万人次,职工总数120人,公交已成为小有规模的企业。

公交延伸(70年代)

(1970~1979)

70年代初期,1972年2月与长途客运站分营,又恢复辽阳市公共汽车公司。1973年7月4日,辽阳市基本建设委员会,批准公司成立第一届总支委员会。

由于兴建辽阳石油化纤公司,客流量增加,1978年12月新增公共汽车20辆, 开辟由站前至辽化达子营、站前至小屯两条营运线路,营运线路增加到8条,总长达103.3公里。有职工831人,营运客车82辆(其中铰接汽车6辆),年运客量1907.3万人次,年客运总收入205.9万元。公司在司乘人员中开展了“四赛”活动,即赛宣传、赛服务、赛卫生、赛表扬。通过开展“四赛”活动,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公司整个面貌得到改观。

1978年11月5日起,站前至峨眉3路公交线延长到小屯终点站,每天早5.30~晚6.30,共发16个班次,实行分段票价,全程票价4角5分;1979年5月,公司组建9个股、3个车队、两处保养车间、1座车辆修配厂,年末成立了交通治安警察队,拥有职工1152人,营运客车92辆(含铰接客车12辆),营运线路11条,总长114.9公里,年行程379.5万公里,年运客量2326.5万人次,建成车辆修配厂和二车场各1处。新开辟由站前至新立屯、站前至朝光村两条营运线路。

改革发展(80年代)

(1980~1989)

1981年8月公司成立营社级党委。1983年12月,为方便城区东部交通,开辟由小南门经青年街、民主路、中华大街和文圣路的“五环路”。团市委号召全市共青团员和青年在一、四、六、七路和其他线路终点站,先后建成统一规格的钢铁塑料候车棚108处,可供184个站点使用。占总站点的51.7%。公司将简易调度室全部更新,分别新建钢铁或砖木结构的调度室,此后在站前、东京陵、弓长岭和小南门等地建调度室4处,基本适应了营运管理需要。

1984年9月,公司升格为县团级单位,同年12月公司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公司党委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公司党委下设7个基层党支部,有党员190名。

1984年7月,在弓长岭开辟了由茨沟至尤吉沟的营运线路一条,配车7台,公交线路增加到15条,总长为159.1公里。因15路经营费用高等原因,1996年7月经公司党政班子研究决定,撤销15路。在1982年、1984年两次全市性民意测验中,先后评选出4路、7路为文明营运线路,4路4号、29号和7路4号、95号、105号为文明服务包车组。在全国68座城市公交系统青年优质服务竞赛活动中,公司7路被评为“优质服务线路”。在全省开展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中,公司7路获“文明服务线路”称号。

1985年 10月,成立辽阳市出租汽车公司,市财政局无息贷款74万元,购进小轿车20辆,旅行车3辆,实行3年个人承包。 

1987年4月,公司推行经理负责制,与城建局签订了三年任期目标。公司新购瓦房店140型客车4台;5月公司投资9.7万元改建了站前托儿所;12月公司投资39.5万元,在东辽阳二车场院内新建378.8平方米油库一座。       

1987年7月公司进行体制改革,正式推行经理负责制,有职工1454人;运营车辆增加到144辆,线路网长度达160多公里。部分线路辐射到市郊区和县镇,东至小屯镇;南至兰家镇、辽阳县;西至郎二屯,下王家镇;最长的运营线路单程达21公里;年客运总量3894万人次。

1989年1月至4月,公司购进沈阳171型铰接客车8台,单价92000元;10月投资27万元,在站前建候车调度室4个,总面积125平方米。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初具规模。公共交通已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同时还承担着现役军人、退休军人、离休干部、残疾人免费乘车,70岁以上老人和学生的半价乘车等公益性服务。

探索之路(90年代)

(1990~1999)

1990年7月召开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二届公司党委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公司党委下设9个基层党支部,199名党员。8月,公司二车场党支部与14名党员包车组签订了“党员责任车责任状;11月在下王家新建6路回车场一处,占地面积917.20平方米。

1991年公司在东门公司院内新建职工住宅楼两座建筑面积6950平方米,公司投资280万元,职工个人投资171万元,城市维护费拨款60万元,126户职工迁入新居。

1994年11月公司在站前建主楼高五层,附楼高三层的办公大楼落成,建筑面积2996平方米,1994年11月18日公司喜迁新居。

1995年9月公司召开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三届公司党委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公司党委下设10个基层党支部,有党员210名。当时,由于小屯线、辽化线、兰家线、庆阳线、首山线相继出现了个体小客车运营,数量在不断增加,个体小客车最多时达400多辆,大公交与个体小客车混合运营,互相挤压,互相追撵,客运市场混乱,大公交的交接客车不适合在线上运营,逐步退出运营,截止到1999年末,全部退出运营。11路、12路被迫于1996年停运。计划经济体制制约了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靠财政补贴过日子,连年亏损,企业在困境中生存。

90年代初到上个世纪末,10年间城市公共交通以计划运营体制为主,车辆的更新改造主要靠政府投资由于城市建设资金有限,投入公交的资金很少,城市公共汽车逐年老化,老旧车辆得不到及时的更新改造,破旧车辆维持运营。10年间公交的发展徘徊不前,运营的线路是有减无增,企业逐年萎缩。

世纪新篇(二十一世纪)

(2000~2010)

2001年6月,公司召开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四届公司党委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公司党委下设8个基层党支部,党员171人。同年6月,公司对15路,即站前-教委小区率先实行了运营承包制,由内部职工承包,制定承包责任及经营指标,签订经营承包合同,旧的经营模式被打破,客运市场得到了开发。7月份引进社会资金320多万,购进新型小客车46台,新开发了3条公交线路,即:3路(站前-石咀子),12路(朝光-水泥制品厂),18路(工人村-二热电),由内部职工经营承包,并签订了为期6年的经营合同。

当年9月、10月、11月,采取个人投资垫资的方法,筹集资金近900万元,购进新型大客车77台,对原1路、4路、7路、17路、19路的老旧车辆进行了更新改造,实行单车定额经营承包,并签订了6年的经营承包合同。

2001年末辽阳市重建广佑寺,三高中动迁,公汽公司投车15台义务承担三高中师生上学上班的接送工作,每年运营成本100多万元。

2002年2月引进社会资金600万元,购车58台,新开发了22路、28路、23路,并更新13路老旧车辆。同年9月引进社会资金500万元,购进新型大客车36台,更新了8路、20路的老旧车辆,实行单车定额经营,签订了为期8年的经营承包合同。运营车辆发展到279台,运营线路24条,线路网长度156公里,年客运总量达4659万人次。

2003年1月引进社会资金310万,购进新型大客车22台,更新了10路的老旧车辆,实行单车定额承包经营,合同期8年。当年的7月引进社会资金100万元,购进新型小客车14台,开发了24路,即:东小什-站前-新家族,由个人对线路承包经营,合同期6年。运营车辆达309台,运营线路25条,年客运总量达到5061万人次。

2003年7月,公司对中层干部实行竞聘上岗。公司全面地总结了前几年市场化运作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以创新的理念,科学的决策,对公司经营的7条路线,进行了科学测算,引进社会资金800余万元,购进新型客车52台,拟定标底,采取竞标的方法,获得车辆经营权。将2、5、6、11、14、15、21路等7条线路承包给职工和社会人员,从而结束了公交几十年的计划运营体制,全部实行了市场化运作。

在此期间,收购辽化线47台个体小客车,引进社会资金400多万元,购进新型大客车30台上线运营,使7路、17路、19路三条线上的客运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的整合。

经过两年时间精心筹备,2005年12月22日IC卡收费管理系统正式开通运行,总投资200多万元,公司有21条线路实行了IC卡售票。2006年底成立智能监控室,公司投资100万元,购置车载硬盘录像机,车载终端,自动语音报站器,显示器等设备在92台公交车上安装监控系统。到2012年395台营运车辆全部安装监控系统。

2005年12月公司与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创立了辽阳致远轿车维修中心。由于经营不善,于2012年终止合作。2005年先后成立了广告公司、辉皇公交旅行社、汽训队与专业驾校联合办学,专门培训公交车驾驶员,到2014年底,已经完成了10期培训任务,有893多人完成学习任务,不仅为我市公交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也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专业技能型人才。

到2007年9月公司先后有1、3、4、7、12、16、18路等7条线路120台车辆承包期满。公司紧紧抓住这一机遇,采取抓大放小,收回主要线路4、7路经营承包权,对1、3、12、16、18路继续实行单车承包经营,以缓解企业资金不足。新更新的120台车于“十一”期间全部上线运营,公司还投资140万元,率先在4、7、17、19路安装了GPS卫星定位自动语音报站系统,全部实行无人售票,成立了票款结算中心,规范了票款结算的管理工作。

2008年公司新增开两条公交线路,27路(辽化环路)和30路(辽阳移动至站前),27路配置10台崭新公交大客车,30路配置新公交大客车6台,两条线路全部由个人承包经营。至此,辽阳公交车基本覆盖辽阳路网。同年,公司对东京陵停车场地、调度室进行重新维修;对站前原有保养车间重新改造,投资40余万元,将面积不足二百平方米的石棉瓦结构的保养车间,改建成彩钢保温全封闭厂房,建筑面积358.75㎡,全面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

2009年公司加大客运市场整合力度,贷款资金500万元,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对辽化、庆阳个体小客采取赎买的方式进行收购,一次性收购小客56台,其中:辽化小客31台,庆阳小客25台。当年还收回了3路10台车辆的单车经营承包权,统一由公司经营管理,并对3路线和24线进行调整延伸,由24路承包人出资将24路小客车全部更换成崭新大客车14台。

几经努力,公司在辽阳县兰家镇东喻村(辽化医院西侧)征地26.087亩(约17400平方米),并积极争取世行项目资金,辽化宏伟停车场于2013年11月建成投入使用。

2010年1月1日,公司从城建局划分到市交通局,实行归口管理。

跨越发展

(2011~2015)

2011年5月,市交通局党委对公司领导班子进行了重新调整,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

新班子组建五年来,确立了“抓班子带队伍、抓管理增效益、抓服务树品牌”的工作思路,全力打造让政府放心、让社会满意的人民公交。

—2012年4月,公司对中层管理人员采取资历评价、笔试、面试、演讲(答辩)形式,重新聘任中层管理人员59人,其中正职27人,副职32人;2015年1月进一步深化中层管理人员竞聘改革,实行“一级聘一级”,真正建立起“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任人唯贤、层层负责”的干部聘用新机制。 

—在科学测算各项经营指标的基础上,每年同基层分公司、大修厂及机关各处(室)签订全年业绩指标责任状,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

—以市场指导价为导向,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对公交车驾驶员、票款结算中心点钞员等岗位实行绩效工资;对大修厂全员实行定岗、定员、定薪,充分调动了一线职工的工作干劲,稳定了职工队伍。

—对长期没有效益的“致远修配公司”进行清算和股权转让;对合营线路8路实行目标经营管理;取消燃油供应承包经营管理模式,与中石化公司合作定点加油;建立大修厂与材料供应“4S店”维修管理新模式;制定出台了燃油、燃气、小修费定额和配件领用等六项制度,严格实行单车费用考核。

—五年共更新公交车456台(其中购置新能源公交车341台,包括双层公交车10台),车辆配置在全国公交行业位居前列。新车投入运营不仅填补了辽阳公交历史空白,也标志着我市公交车正式步入新能源时代。

尤其是首次引进的10台双层公交车投入运营后,为城市增添了亮点和活力,倍受社会各届关注和好评;开发新线路25条,调整优化线路30条,截止到2015年1月3日,承包车车辆全部收回,实行公车公营,提前实现公营车辆100%的目标;维修改造站亭、站牌等456个;新增停车场近3万平,公交车辆进场率达100%。

—成功实施7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车、60-69周岁老年人半价乘车及残疾人免费乘车惠民工程。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公交场站、修理车间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局面。先后对各停车场站、修理车间、调度室、职工休息室、票款结算中心、综合办公楼及市内主干道公交站务设施等进行标准化升级改造,在小屯、河东等处新建6个调度室,使公司整体环境得到明显改观。

—在创建优质服务工作中,大力推行“规范化、诚信化、亲情化、温馨化”服务。从制度建设入手,修订了运营服务、技术和安全管理各项规定;注重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工作纪律、服务意识、专业技能的培训教育,专门成立了培训处,每年职工培训率达100%;实施社会服务承诺制度,健全常态化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公交稽查和便民热线的作用,治理运营中各种违规违纪行为。在优化服务工作中,注重倾听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寻求“治病良方”; 开通了便民服务热线,受理乘客建议、投诉和求助,搭建起与乘客沟通的平台。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积极征求意见建议31项,对查摆问题坚持立行立改;建立公交车定期消毒制度;公交IC卡实施四项便民举措;高考期间开通公交绿色通道,为高考学生提供无偿送考服务等,为社会奉献爱心。通过深入开展优质服务竞赛、行业精神文明创建、争当岗位标兵、车厢内设立先进典型公开栏、流动红旗及宣传国学文化等主题教育活动,树立了具有我市特色的公交服务品牌,形成引领社会和谐的文明新风尚。

—努力解决好职工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2012年至2014年连续三年为职工调涨工资,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从2011年的1219元增加到2484元,实现职工待遇翻一翻;职工住房公积金比例由5%调到8%;在基层单位建立职工食堂、休息室,配备空调、电视等设施,改善了职工工作环境;为职工统一制作工作服和冬季棉服;夏季开展“送清凉”活动,为职工发放绿豆、白糖等防暑降温物品;冬季开展“暖心工程”,在公交车内为司机配备防寒帘,为一线司机、修理工配备棉手套,组织驾驶员健康体检;节日期间亲自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干部、劳模及贫困职工;春节为一线职工送上热气腾腾的饺子等,从细微之处让职工感受到“公交大家庭”的温暖和企业发展带来的实惠。

—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紧密围绕市交通局党委提出的构建“三讲四型”和谐大交通理念,组织职工开展 “爱祖国、爱家乡、爱公交”诗歌朗诵和红诗辽宁活动、“迎国庆、中秋”登山比赛、优质服务迎全运、文明公交在辽宁、学习雷锋学习郭明义、创建“五型班组”、开展国学文化进公交车厢等宣传活动。公司编排的歌舞等节目,在市交通局汇演,受到全局好评!通过开展各项活动,职工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为企业凝聚了力量、提升了良好形象,并进一步提高了公交服务品牌的含金量。同时,把公交车打造为展示城市形象、传递城市文明的亮丽窗口。

60年来,公司的改革发展变化,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多次到公司调研、指导工作,激励公司干部职工奋力前行,使公交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60年来,公司领导运筹帷幄,勤奋工作,务实创新,干部职工团结一致,奋发努力,走出一条曲折艰辛而充满生机活力的发展之路。

“公交优先,必先优秀”,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及交通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树立高远、精诚团结、不惧困难、担当务实的市公汽公司党政班子必将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在新的征程上续写辉煌!